欢迎访问本站。
孔子 论语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七章 《察人》
7,1,吾与回言终日,不违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反驳我,像是很愚蠢。我私下观察,发现他还是能够对我讲的东西加以充分的发挥,这样看来,他并不愚蠢。"
【评析】
这里孔子给我们说了一条怎样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和借鉴的。
孔子认为,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提不出一点自己的想法,是愚蠢的学生。从这一点来看,孔子是非常反对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的,也不喜欢随声附和的听话学生。更重要的是,孔子判定一个学生的聪明与否,不只是看他的考试分数,不只看他在老师面前的表现,还观察他课堂之外的表现。也就是对学过的东西能不能灵活运用,能不能从老师教的东西里面得到一点自己独到的新的见解或启发。
孔子是如此要求他的学生的,遗憾的是,今天的许多《论语》学习者却不允许别人对《论语》有任何批评和反驳,还把不允许对《论语》的任何批评和反驳,看成是维护孔子的思想,这是在是太具有讽刺意义了。孔子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告诉他们:不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论语》进行分析批判取舍,如愚。
事实上,完全照搬和全盘继承是最容易的事,因为那样不需要思考,也没有风险,可以靠着圣人吃圣人,相反,要想真正能对《论语》有所分析评论,有所反驳,不通过独立思考和认真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也只有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之后,才可能有所发挥,也才有可能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
7,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
孔子说:"注意他怎样做事,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行为,就能全面确认他是怎样的人了。"
【评析】
这里孔子介绍了一种怎样考察和鉴别人的具体方法,我觉得,这个方式即使到今天也依然是可行的。
从前我们国家用人,主要是靠个人档案,档案记录了一个人的全部秘密。这个方式看起来很严密,其实仔细推敲也会发现漏洞不小,因为尽管档案是死的,但是记录档案的人是活的。一旦书写档案记录的人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就会出现了活人被死档案坑害一辈子的事。
自从出现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之后,传统的靠档案用人的制度被彻底打破,企业用人不再只重视档案,改为重视本人的实际能力和表现,用"面试"和"试用期"取代了过去的个人档案。不管你曾经有过怎样的档案,不管你有怎样的学历,甚至不管你的学历是真是假,企业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而具体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的方式,正是通过一个人在试用期的表现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7,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孔子的这句话,似乎是想告诉我们:只有一个人自己首先是一个好人,才有资格去评价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我想,就算是一个坏人也有能力判定好人或坏人,也有能力爱人或恨人,不可能只有好人才有能力爱人或恨人。孔子这话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的观点在今天来看,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很可能导致一切以我的是非为是非的不公正判定。
孔子这话要想成立,首先必须确认谁是有仁德的人,怎样的人才算是有仁德的人。那么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标准,就像一个基督教徒心目中的有仁德的人与伊斯兰教徒心目中有仁德的人肯定是不一样,那么谁才能真正有资格判定呢?只能是"各说各话"了。其次,就算是被共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他就没有资格评论其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了吗?他就没有爱人或恨人的能力或资格了吗?显然不是。
在文革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对于那些被戴上各种罪行的人们,"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他们乱说乱动",也就是说只有"我们"有资格说话,"他们"是没有资格说话的。文革虽然是一个高喊反孔的时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许多革命口号中体现的竟然是孔子的观点本质,这实在有点讽刺。
7,4,观过,斯知仁矣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的错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只要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能知道这个人怎样。"
【评析】
有的注释,把"各於其党"解释为"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我以为是不妥的。尽管"党"从字面上看有"集团,党派"等意思,但是从常识上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集团的人也肯定会犯不同的错误。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就可以发现,许多人犯的一些错误会重复出现,比如一个人贪小便宜,他绝对不会只此一次,他会一次又一次地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我们也会因此而对这个人得出"他是贪小便宜的人"这样一个结论。
我想,根据一个人经常犯的错误确实可以判定出这个人的一个方面,但还是不能全面地判定一个人,毕竟,人是一个由多方面素质构成的综合体,除了犯错误之外,他还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现他的其他方面的特性。因此还是不要因为人们某一方面的错误,就把一个人看死。通过观察一个人犯的错误和做出的成绩这两方面的情况,才能真正比较全貌地考察一个人。
《淮南子》中有个寓言,叫"宓子论过"。有位老朋友介绍一位新朋友去见宓子。新朋友离开后,宓子对老朋友说:"你的朋友有三处过失:与我初次见面就笑,显得轻浮、不严肃;交谈时不以老师相称,是不尊师道;彼此并无深交却无所不谈,是不懂得基本的社交礼节。"
老朋友反驳说:"他与你笑脸相迎笑,是正直友好热情的表现;交谈不以师相称,是见多识广、不拘泥门户之见;彼此并无深交却无所不谈,是心胸坦荡对人诚肯的表现。"
所以一个人同样的言谈举止在不同人的眼里,有时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7,5,赐也何如?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
子贡问孔子:"你觉得我这人怎样?"孔子说:"你呀,好比是个器才。"子贡又问:"是什么级别的器才呢?"孔子说:"是瑚琏。"
【评析】
让老师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可能就是学生直接问:"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我想今天任何学生如果问老师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可能大都是"不错,不错,很好,很好"之类的敷衍之语,很少会有老师坦率地将自己的看法和判定告诉学生。这也不能全怪老师,学生也有责任,因为一般来说,当学生问老师这个问题时,大概都是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少是真正希望得到老师的真实判定吧。甚至有人会担心:老师直接对学生说出负面的评价,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君子不器"是孔子对理想人才的判定标准,孔子能坦率地告诉子贡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从上面的对话来看,孔子不但明确告诉学生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还明确告诉了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层次,这说明孔子对这个学生的了解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我想,一个老师能坦率地将自己对学生的判定说出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能确切了解学生的状态。这一点值得今天所有的老师学习,也值得所有的管理者学习:要能切实了解自己的学生或部下,同时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7,6,雍也仁而不佞
【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能言善辩往往会招致别人的讨厌,以至于别人不能知道他的仁德,所以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评析】
孔子主张言行一致,而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仁德,与其语言相比,孔子更看中其行为,所以孔子认为能言善辩不但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对培养一个人的仁德有负面作用的。
一个人的仁德固然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言论,但是对于一个有仁德的人来说,能言善辩应该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个优点。因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善于与人交流的人,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这样的特长尤其可贵。一个人不善于表达,就算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也算是他的一个缺点。有仁德的人不但不会因为能言善辩而变得不仁德,或许还能使他一个人的仁德成为更多人的仁德。相反,如果有仁德的人都笨嘴拙腮,不仁德的人都能言善辩,那将会是怎样可怕的情景啊。
根据我的观察,儒家思想之所以后来能受到统治者的认可,与孟子的能言善辩是分不开的。
7,7,子使漆雕开仕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评析】
孔子的学术,可以归结为做官的学问,所以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孔子培养学生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能让他们学成之后安邦治国,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可以说是教学生怎样管理,怎样做人。孔子既然推荐学生漆雕开去做官,说明在孔子看来,这个学生已经可以做官了,也就是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能力。这时候这位学生却意外地拒绝去当官,说自己的学业还没有掌握好。这是与一般学生都盼望老师高抬贵手允许学生早点毕业相反的,因此孔子赞扬这位学生,也许是觉得他对学业的要求比老师要求的还要高吧。
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观点尽管有其精益求精的积极的一面,另外也有非常不好的消极的一面,就是让中国人趋向保守,缺乏自信,缺少挑战精神,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此类赞扬"少年老成"的消极思想很多,个人觉得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缺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真正施政的能力,是要通过实践来提高的,而不是靠一味地坐在教师身边跟老师学习理论知识。
所以漆雕开如果是我的学生,我推荐他去当官,他以还没有学好没有自信为理由推辞,我不但不会高兴,还会对他的推辞感到失望。
7,8,闻一以知十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呀,我同意你说的,你不如他。"
【评析】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不但了解了孔子对这两个学生的评价,而且知道在孔子的心目中,怎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也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好学生的参考标准:要具备触类旁通的能力。这个能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又被称之为"平面展开"的能力,比如当某一个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想到这一个产品,而是要对所有的产品都采取同样的预防措施。
要培养学生的这种"闻一而知十"的能力,我想只靠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是不行的,关键是必须启发学生自己的联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怎样做到这一点,我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能培养起我们闻一知十的能力呢?我想首先我们的知识面要尽可能广,其次我们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要尽可能开阔,不要被名人名言或前人的习惯等束缚住我们的思维,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有天马行空的勇气,不要被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我们闻一知十的能力。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一方面他成为无数人赞扬的英雄,另一方面也受到贵族的轻视,他们说,你哥伦布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偶尔发现了新大陆嘛,这只不过是你运气好罢了。哥伦布知道这些贵族对他的评价后并不恼怒,有一天他把这些贵族都邀请来作客,酒足饭饱之后,哥伦布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对这些贵族说,你们谁能将这只鸡蛋竖立在桌上。贵族们想这有什么难的,于是纷纷抢着去竖,结果所有的贵族都试过了,还是没有人能竖立起来。于是贵族们得出结论,将鸡蛋竖立起来是不可能的。哥伦布拿过鸡蛋在桌面上轻轻一敲,鸡蛋立刻竖立起来了。然后哥伦布对这些贵族说:你们都认为鸡蛋是不可能竖立起来的,可是我却能够,因为你们都被常识常规所束缚,只会在不敲破蛋壳的情况下竖立鸡蛋,没有一个人想到也可以敲破一点蛋壳来让鸡蛋竖立起来。竖立鸡蛋是这样,发现新大陆是这样,生活中许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等别人做出样子之后再去做是容易的,关键是你要能不能在别人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你能先想到。
7,9,朽木不可雕也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以前我观察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观察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
形象的语句往往有长久的生命力,孔子的这句"朽木不可雕"的话至今仍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中。孔子的"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观察人的办法也依然是我们今天观察人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我在赞叹孔子的语言有生命力,赞叹孔子根据对生活的认识的加深和及时修订自己的言行准则之余,也对孔子对宰予的判定是否正确产生了疑问:只因为看到学生白天睡觉就全盘否定了这个学生,是不是有点极端?何况我们不知道这个学生是天天睡,还是偶尔睡才被孔子发现?就算他经常睡,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比如晚上睡不着在认真读书,所以白天瞌睡了就去躺一会儿?
所以观察一个人,"听其言观其言"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观察也必须全面才能公正,不能只凭一两次偶尔的印象就全面判定一个人,这对于一个部下众多的管理者来说尤其值得警惕。
另外只对于朽木确实不可雕了,但是对于人,真的有不可教之人吗?个人觉得,世上无不可教之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在对学生使用"朽木不可雕"的时候千万要慎重。许多被我们判定为朽木不可雕的学生,往往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正确所造成的。而且,我们不能迷信一套教学方法可是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以在发现常规教育无法教育好的学生后,不应该放弃他们,而是应该用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来教育他们。
7,10,枨也欲,焉得刚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有啊,比如说申枨。"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
"无欲则刚"是中国的传统观点之一,我觉得这句话揭示了人的某种本质,是非常正确的。有些管理者常常会自叹不够坚强,甚至会抱怨有来头有靠山的部下不听话,或者抱怨部下太厉害自己不敢得罪。其实仔细分析,其真实原因何尝不是因为自己的"欲"在作怪?否则,有什么理由自己坚强不起来呢?有什么理由会向部下的错误妥协呢?孔子对人性的了解确实非常透彻。
俗话说得好,"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据媒体介绍,许多贪官后面都可以揪出一个有问题的女人。这话表现上看是"红颜祸水"的老调重弹,实质上正反应了贪官欲壑难填的本着。如果不是他们本人有太多的官欲、权欲、财欲、钱欲、色欲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所以泛滥成灾的贪欲才是将他们导向毁灭的真正原因。
7,11,子游为武城宰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得到了人才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澹台灭明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从这一段话来看,子游告诉了我们他的一个优点,就是公私分明。下级与上级之间,只保持公事上的往来,不搞公事之外的私人联络。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公务员乃至政府官员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我注意观察过身边的公务员以及政府官员,甚至一些国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们普遍喜欢在工作之余朝上级的家里跑,千方百计与上级笼络感情,而许多腐败都是从这样的私下交往开始的。
没有公事不要朝上级的家里跑,应该成为公务员及政府官员的一条纪律。一个经常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套近乎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好学生。
7,12,过犹不及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子张是不是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要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具体把握起来是很难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相关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根本无法衡量怎样是"过分",怎样是"不及"。深圳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个赤手空拳闯深圳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说他十几年前第一次到深圳来找工作,老板面试后很满意,问他要多少工资?他以内地的工资标准为基准,大胆地要了个每月三百元。他以为是很高的工资要求了,谁知老板想给他的最低工资是一千元。
与"过犹不及"相映成趣的是"矫枉过正"。为了把一棵歪向左边的树扶真,必须要将树扶得偏向右边,才可能将其最终扶正。所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人,你不妨适当鼓励他去骄傲自豪一点,而对于那些已经非常骄傲的人,则应该他们懂得谦虚才是真正的美德。
7,13,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原文】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应该表示赞许,但还应观察他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评析】
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这个观点值得继承,千万不要被外表和假像所蒙蔽。是真正的君子?还是口头上的君子、实际上的伪君子?这不但应该是我们经常观察别人的角度,更应该是经常反省自己的问题。因为在我们观察别人的同时,我们的一言一行也被周围的人们所观察。
所以我想为了避免被伪君子所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轻易对一个陌生人下断语,可是适当化点时间去多观察一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时间一长,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就容易判断出来。当然也还有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也能看出一个人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许多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和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往往会成为鉴别真君子和伪君子最好的试金石。
7,14,恶夫佞者
【原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治理的官吏,何必还要学习呢,难道只有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这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评析】
如果能先学习了怎样做官再去做官,当然更好,但是学习做官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先学习后做官之外,还可以边做官边学习。实际上古往今来几乎很少有专门教人怎样做官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从官场上学习怎样做官。所以我觉得子路的话有一定的道路,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甚至是更重要的学习。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书本学习的重要性,子路强调了实践也是一种学习,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哪一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而且这两种观点也并不绝对相抵触。
所以我们可以吸收这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先学好理论知识再去实践,在缺乏学习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也不妨从实践中学习提高。更何况,在做官有余暇的时候,也可以坐下来补充学习一下理论知识。
7,15,子张问明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评析】
按照这个标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明智,确实不是那么容易,难就难在你无法及时区别出什么是挑拨诽谤的话。所以如果我们能时刻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对所有的类似挑拨诽谤的话能进行适当的理性分析,不那么冲动和轻信,再加上一份宽容和大度,也许能逐渐让我们变得明智起来,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古时候有个将军在出去打仗之前,对皇帝说,我一旦离开你出去打仗,肯定会有许多人来说我的坏话,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才能在外面为你打好仗。皇帝听了后对他说,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诽谤你的人阴谋得逞。将军出去之后,不久传来战事受挫的消息。果然,许多大臣纷纷给皇帝提出了指责将军的报告。皇帝每接到一张报告都放在一个小箱子里锁起来,不想很快箱子都装满了。但是皇帝并没有下达任何撤换将军的命令,还是继续为将军提供各种打仗所需的物资。最后将军终于凯旋归来。打了胜仗的将军不免有几分趾高气扬,心想皇帝一定会大大奖赏他。果然皇帝奖赏了他,给了他一个小箱子。他打开箱子看到的是那些大臣写给皇帝的报告,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皇帝只要相信了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报告,他都是杀头的罪。
7,16,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将变得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理想的君子,当然应该是既有其内在的素养,又有很好的外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高"、"诚于中而形于外"。如果不能两全其美的话,那么,我觉得内在比外在更加重要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棘子成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判定一个人是否属于君子,关键还是要看这个人的本质,而不必过分强调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形式。
子贡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必要的,这一点可以接受,但是把外在的表现形式强调成与本质一样重要,那就不对了。尤其是他用的这个比喻其实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他在其中偷换了概念。
当我们比较虎豹与狗羊的时候,它们的皮是外表,它们的身体才是本质,因此就算把狗羊的皮披在虎豹的身上,外表虽然变了,但依然没有改变虎豹的本质,所以外表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但是当我们把虎豹的皮与狗羊的皮进行比较时,皮毛就成了本质的一部分,而不再属于外在的形式了,因此去掉了毛的皮毛等于是改变了内在本质,因此子贡的这个比喻是失败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一个人能表里一致是最好的,但是相对来说,本质仍然是比外在更加重要一些。
7,17,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狷"一些会更好,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狂一些、激情一些,显然是比温吞水更好一些。
事实上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结果,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适当偏高于实际能力之上一点,才是最恰当的。定得太低,大家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完成;定得太高,大家明明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干脆放弃。
7,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评析】
能够保持独立见解的合作是更加有力量的合作,没有独立见解的盲目的合作只是乌合之众,是不能长久的,也是没有力量的。赞同孔子的这个观点。
诸葛亮和刘备的合作,可以说是君子合作,而刘关张的合作,就有点小人合作的味道。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候,刘备为了报私仇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明明知道当时不是和吴国交战大最适当时机,却还是为了兄弟义气,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劝阻,勉强出征报仇,结果仇没有报成,自己也含恨后亡,实在让人叹息。
根据这个判定标准,也比较容易区分出那些网友属于君子,哪些属于小人。哪些只看人不看文章不看是非不看观点,只要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赞同,只要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攻击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小人。而那些不管只对事不对人,只根据文章好坏,观点是非对错进行评价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君子。
7,19,乡人皆好之,何如?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不只以众人的赞扬或批评为依据去肯定一个人或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最后却依然以"好人的喜欢"和"坏人的厌恶"为依据去判定一个人,等于是退回到"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做判定"的层次上面去了,两者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还不如原来的判定标准更加容易操作。比如说,你怎样来判定乡里的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一个真正的好人难道不可能让坏人也觉得他好吗?所以孔子的这个说法是不可取的。
个人觉得,判定一个人的好坏应该有两个基准,其一是以法律法规的标准去衡量,这个观点是客观的;其二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定,这个是主观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面宜用客观的标准,在"小是小非"的问题上面宜用主观的标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强求一律和统一。
7,2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我觉得孔子的这一判定小人还是君子的方式确实非常形象生动,也非常有效,尤其是我们判定一个领导的时候,用这个方式去一试,立刻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我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总经理,一次一位车间主任春节以后送了一瓶酒给他,他虽然很喜欢喝酒,却对车间主任说,请你把酒拿回去,以后不要搞这些,你把你的车间管理好了才会真正让我高兴。也曾遇到过另外一位工厂的领导,总是喜欢别人下班后到他家里去玩,谁不去,就是看不起他,就不是和他一条心的人。
所以如果你的上司或老板是因为你的实际工作出色而喜欢你、重用你,那么恭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上司或好的老板,但是也提醒你要好好工作,因为今天他会因为你的工作出色而喜欢你,明天你的工作做得不好,他也会立刻"翻脸不认人"。如果你的上司或老板不是因为你的工作出色,而是因为你的容貌、或你的其他方面的特产而喜欢你,那么也恭喜你遇到了一位很容易应付的好上司或老板,因为你不必太在意你的工作是否做得好,你只要把上司或老板哄开心就可以了。但是有一条,你必须明确地知道:这样的上司或老板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信赖或可以托付的君子。
7,2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评析】
赞同孔子的这一观点,人应该坦然自若而不应该傲慢无礼。一个人要做到安静坦然,首先必须能沉着冷静,不浮燥,也不胆怯,其次,必须能心胸开阔,不轻易生气动怒。一个人要做到不骄傲,不傲慢,首先必须懂礼貌,其次必须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谦虚谨慎。
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或自我感觉良好地滔滔不绝,都不是一种很安静坦然地表现。除非你是聚会的召集人、主持人或表演嘉宾,否则在公共场所还是安静坦然些比较好,与人交谈,声贝要放小一点,让对方听到即可。交谈时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别人不开口,不一定是欣赏你的口才,也许是处于礼貌才不好意思打断你乏味的长篇大论。
古时候有个名叫晏婴的人做了齐国的宰相,所以国君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华丽马车和威武的车夫。有一次他坐车外出,恰巧从车夫的家门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内暗中打量驾车的丈夫和坐车的晏婴。只见为宰相驾车的丈夫,一副踌躇满志、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安自叹息不止。晚上车夫刚回到家,他的妻子就请求离去。车夫奇怪地问是为什么,她回答说:"晏子身长不足六尺,却做了宰相。作为一个声名远扬的宰相,他坐在车上却是那么坦然自若、卑躬谦虚。而你身长八尺,却为他人驾车,更可悲的是你还自以为志得意满。所以我才想离你而去。"车夫被妻子教育后,顿时翻然悔悟,坚决要求妻子留下,并决心从此以后要从新做人。于是妻子留下了,车夫也从第二天开始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克制,努力向晏婴学习,一改过去对人的傲慢,处处表现的非常恭谦有礼。很快晏婴就觉察到了车夫的变化,觉得很奇怪,就问车夫是怎么回事。那车夫如实告诉了晏婴,晏婴觉得这位车夫是个见贤思齐的君子,就举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
7,2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原文】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评析】
据说对于这句话,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其实我以为完全没有争议的价值。所谓"君子"与"小人"只不过是儒家思想里的两个相对概念而已,孔子把一切好的东西都划给君子,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划给小人,仅此而已。只是个人觉得,把仁义都归结为君子,把财利都归结为小人,这样的划分方式似乎也不尽客观公正。
7,23,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原文】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译文】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评析】
孔子这个观察很适合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社会风气,许多年轻人为了尽快出人头地,不是去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千方百计与名人大家拉关系套近乎,表面上是虚心向名人大家求教,实际上是企图利用名人效应走捷径。我们应该鄙视如此急于求成的人,也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走这样的捷径。因为当你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找到了一条捷径的时候,很可能因此反而被别人所鄙视,并因此失去了机会。
在国营企业做事,许多人追求的是能在这个企业里面有当上层领导的亲戚关系户,但在一些管理层次较高的外资企业里面,往往是禁止录用有亲戚关系的人,以避免出现徇私舞弊、或被误解的现象,也就是有严格的回避规则。作为一个青年人,还是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努力方面,只有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争取来的东西,才是最可靠的,也是最放心的、最值得自豪的。
7,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评析】
人应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面对人生的时候,要将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从这这一点上来说,我是非常赞同孔子的这个观点的。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求助于别人也不应该被看成是小人,因为人应该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如果我们把求人帮忙都看成是小人的行为,那么还有谁会去帮助别人呢?当然,任何帮助都要有一个限度,不应该成为被帮助者的依赖。
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责任在于家长而不在孩子,如果家长不是对孩子太过宠爱,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蒲仪到了监狱里还不会自己系鞋带,那与君子小人有什么关系呢?只因为他从来没有自己亲自做过这些事,一切都是别人为他做的。
所以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能力,是培养君子的开始。
对于着句话,也有人作另外一种解释,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意思是"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小人对别人要求严格。"从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来说,这样划分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老师、家长、和各类管理人员来说,我们总不能把他们对别人的严格要求说成是小人行为吧?
7,2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话有道理,我非常赞同。人不能盲从,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自己清醒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我们还没有培养起独立思考能力之前,我们不妨多观察别人的判定,而不要绝对盲从任何某一种判定。
社会上经常出现这种"热"那种"热",可是许多热往往都是刚热了一整就无影无踪了,比如玩魔方,玩呼拉圈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盲目地从众心理使然。只因为看见别人玩,也不管自己是否喜欢就跟着一起买。买来之后玩了没有几下,才发现没有什么好玩的,自己对此并没有什么的兴趣,自然过不了多久就会冷下来。如果在看到这股热起来之后,自己不是那么地盲目从众,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或判定与大众是不一样的,可是由于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将自己与大众或潮流所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灵活处理,可以将自己不同的观点公开表达出来,也可以不公开表达出来,只要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性判断就可以了。
7,2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评析】
相对来说,人们总是将君子的称号送给那些取得某些成就的人,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人,所以说"君子可以承担重大的使命"这话自然不会错。其实就算我们将某项重大的使命安排给某位大家公认的君子去完成,结果他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那么也不会影响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那时候别人会说,原来那个君子是个伪君子,我们平时看错了他,如果他是一个真君子就一定能够完成。所以"君子可以承担重大的使命"这话不但不会错,甚至可以说是永远正确。
然而我却觉得孔子这句"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实在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样的观点很容易给青年人造成一种误解,让他们觉得他们既然是君子,就不应该去做那些普通平凡的小事,尽管是他们自以为是君子。其结果很可能使他们成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无能之辈。我以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应该大事小事都能做,而不是只能做大事不能做小事。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一些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好大事呢?孔子虽然成为了一个历史伟人,但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做过许多小事的,正如他自己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都可以做好"鄙事",我们这些希望成为君子的人,还有什么小事不能去好好做呢?
7,27,小人之过也必文
【原文】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评析】
这话很有道理,直到今天,现实中的情况依然如此:真正的君子确实不回避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错误,小人犯了错误则总是想法设法为自己的错误掩饰或辩护,甚至不惜用新的错误去遮盖旧的错误。为了使自己不做小人,或不被别人看成是小人,要养成一个习惯,一旦犯了错误,首先要分析自己主观方面哪些做得不好,而不要首先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客观原因方面去。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析:几乎所有企业管理中出现错误的原因都是属于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因素。
切记:犯了错误能不能主动承认,并认真反省自己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判别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关键要素之一。不管你是否以此要求自己,别人也是会以此衡量你的。
7,28,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
孔子说:"可以共同学习的人,未必能有共同追求;可以共同追求的人,未必可以共同坚持到最后;可以共同坚持到最后的,未必能在应该调整时做出同样的调整。"
【评析】
孔子在这里详细分析了共同求学之人,共同求道之人,共同求立之人,共同求变之人的同与不同之处。孔子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追求尽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想共同之处是都可以有彼此借鉴和帮助的地方,不同之处,应该是彼此的利益关系会有所不同。
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利益不发生关系的时候,比如大家同为学生,彼此之间并无太大的利益关系,那么即使彼此差异很大也没有什么妨碍,一样可以继续一起求学。但是如果彼此的利益关系发生了碰撞,比如一起经营企业等,彼此之间如果没有高度的默契个共识,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所以在朋友甚至亲人一起为了求得某种利益而共同合作时,一定要预先制定好明确的规定,包括怎样去投入,怎样去分担风险和收益,怎样去管理,怎样去发展,怎样去用人等等,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以亲友开始以仇人结束的悲剧。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