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关注公众号,阅读全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等,了解最新法律资讯,还有更多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孺童讲论语 论语

《孺童讲论语》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说:

  (一)

  “由”,指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曾在鲁国、卫国作官,为人豪爽耿直。于63岁时,听说卫国政变,不顾个人安危,返回卫国,后死于战乱之中。

  (二)

  “诲”,是“教诲”的意思。

  “女”,通“汝”,指子路。

  “知”,是“知道、知晓”的意思。

  “知之”,在此是就实际、真正领悟和掌握的道理而言。

  “诲女知之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教诲子路,求学要以“知之”为标准。也就是说,求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若简单照字面解读的话,意思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端正的求学态度。前面说了,子路好勇,性格鲁莽,故有时以自己“不知”之事而言“已知”。孔子正是针对子路的这一弱点,才说此句来劝戒他。

  如果能够“尽知”固然好,但不能以“不知”为知,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也就从根本上妨害到真正的“求知”之道。当然,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固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不知就不知”了。正是由于能够认识到自己还有“不知”之事,才会进而“求知”,最终达到真正“知之”。

  大义:

  孔子说:“子路!我平时教诲你的诸多道理,你要真正领悟、掌握才行啊!这并不是要求你将我讲的道理全部领悟,领悟多少算多少,没有领悟的就是没有领悟。以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自己才能够真正的获得知识和领悟道理。”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

场地推广 虚位以待 常年法律顾问:何止是企业的保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