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农民工培训难在哪儿
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不平等之一。由此导致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工增收和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然而,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相比,农民工的培训却主要由他们自己买单。
农民工培训难在哪儿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的低下和技术能力的缺乏,使农民工难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
观念和费用 使农民工培训陷入困境
王士众下决心学一门手艺之前,在江苏常州、苏州等地打了将近10年的工。9月2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加车工技能培训。年过三十的他,和同班那些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们相比,显得有点沧桑。
“30岁才开始学技术是有点晚了,但是没有技术是不行的,光凭力气干活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王士众提起这些年来在外打工的经历感触很深:“我以前干过很多工作,大部分都打零工,卖苦力,因为没有技术,工作很难找,人家说要我就要我,说不要我就让我走,没有任何的保障,所以决定回来学门手艺再出去打工。”
在来培训学校之前,王士众连车床长得啥样都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却进行过市场调查——车工是长三角地区就业形势最好的工种之一。“一个普通车工一个月可以拿到1000多块钱,是我以前卖苦力收入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待遇也好了很多,工厂还会给我们上社会保险。”
这家培训学校的校长冯兴贵介绍,学校里大约四分之一的学员是像王士众这样打工之后回来再学技术的。由于文化程度低,他们在城市只能干一些如搬运、搅拌混凝土之类的脏活累活,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我们这里有四五个是从上海回来的,他们在外面吃了很多苦,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虽然如此,学校的生源仍然是让冯校长很操心的事。“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涟水县作为贫困地区,农民们学技术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为了招生,我们还常常要上门动员。”
据记者了解,当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却是大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米下锅”。就全国范围而言,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左右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观念和费用是造成这一困境的两大原因。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把观念的问题精辟地归结为“四怕”,即部分农村劳动力怕花钱、怕吃苦、怕上当受骗、怕做无用工。有的宁愿跟着师傅白干一年也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与观念相比,费用是制约农民学习技术的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地处苏北的涟水县是江苏省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较低。以车工培训为例,各个技能培训学校的学期和收费标准不尽相同,以平均值计算,一般初级车工需要学习两个月,学费800元左右。从绝对值上来看,这的确不是个大数,但是就涟水县的农民来说,拿这笔钱还是比较困难的。政府的培训补助,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解决农民工无钱培训的问题,有人提出推行先培训后缴费和由用人企业付费两种形式,但在操作上却有很大的困难。
涟水县一家培训机构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对培训学校来说,购置设备要花很多钱,比如一个数控车床就要十万元,学校不赚钱是不会干的,推行先培训后交费操作起来很困难。一是培训后学员缺乏诚信,有些人上班之后不能及时把钱还回来甚至不还钱,学校没有手段制约他们。二是由于人员就业的分散性,培训机构以后要再找人也很难找到。如果这样,培训几期之后肯定就无法运转了。”
论及一些人提出的由企业负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问题,冯兴贵认为,虽然现在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很大,但愿意出这笔培训费的用人单位非常少,由企业为农民工培训买单在短时间内恐怕还不容易实现。
教育机会不平等 农民工被甩在城市就业培训范围之外
公平竞争,自由平等一直是市场经济的主题。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应保护自然的不平等,消除人为的不平等”。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不平等之一。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已经使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而如今在农民工培训这一同样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上,有关政策仍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之下保护着“人为的不平等”。这是有悖于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
有专家指出,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会不平等,因为民工没有被纳入城市就业培训的范围,缺乏分享现代化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机会,无法融入先进的生产力系统中。这位专家说:“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主要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根本无法享受,这造成了培训机会实质上的不平等。”
专门负责宁淮劳务交流的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苏北地区,省政府有对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专项补贴,政府的补贴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还是要农民工自己解决。”
他认为,对于城市的外来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还需要出台一些倾斜政策。眼下,对城镇下岗职工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都是免费的。而对于农民兄弟没有这样的政策扶持。
记者在南京市劳动保障局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了解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事实。以南京市为例,每年政府以接近2000万的资金购买培训成果,培训人次在10万人以上。培训人员中不仅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而且还有城市中的青年失业者,特殊群体如复员军人、军嫂、残疾人等。但是,这个庞大的培训体系并不涵盖农民工。
中心主任仲晓云认为,现在的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很多地方的劳动保障站所和培训机构正在在建设当中,已经建起来的机构,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很不够,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当中很重要的问题。必须建立服务的体系。这个服务体系要提供信息、提供培训等。
二是管理体系不顺,市县两级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农民工培训中的重要工作是县乡政府来做的。在现行的财政体系中,市带县中的县财政是直接对省财政的,走市财政不过是走一个计划,但工作又要靠市里面去指导它,市里把工作布置到县里,却不带钱下去,缺乏资金的保障。工作和资金配套不是一个渠道,这对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培训是很不利的。
记者还了解到,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农业、科协、教育、劳动保障四个部门,其他如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也有所涉及。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上,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体现得非常突出,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多的情形也同时存在。
有关专家指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长期以来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培训上投入的匮乏所导致的种种历史遗留问题,不把农民工培训放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而是仅仅停留在对农民工短期快餐式的劳动技能培训上,将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他呼吁,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向农村倾斜。
更多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