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
声调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有4个声调:55、35、214、51。声调,就是声音高低升降的各种形状,它们在语言中起着辨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昌”和“常”都读chɑng,但是声调不同。这是同音不同调。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在汉语拼音方案中,阴平声以“一”为号,如昌(chānɡ);阳平声以“'”为号,如常(ch姇nɡ);上声以“ˇ为号,如厂(chǎnɡ);去声以“\”为号,如唱(chànɡ)。这些声调外,还有轻声,但它不算正式声调。单读汉字时不读轻声,常常是双音词的第二个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例如“桌子”、“石头”。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轻声不加符号。
汉语语音的配合非常富于系统性,不是每一个声母和任何一个韵母都能相配,或者每一个韵母和任何一个声调都能相配,而是有规律的。
就声母而言,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6类:①b、p、m、f是唇音;②d、t、n、l是舌尖音;③z、c、s是舌尖前音;④zh、ch、sh、r是舌尖后音;⑤j、q、x是舌面音;⑥g、k、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相同,语音配合情况一般也相同,例如,ū不在唇音b、p、m、f的后面出现。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的后面都没有i和ū;与此相反,舌面音后面只能有i和ū。舌尖音后面没有in出现,也没有ūn。
就韵母而言,语音的配合也有规律。例如,ɑi、ei的前面没有韵头i;ɑo、ou的前面没有韵头u;ɑi、ei、ɑo、ou的前面都没有韵头ū。
就声调而言,语音的配合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声母是 b、d、ɡ、j、zh、z(这种声母称为不送气声母),而又以鼻音韵尾收音的,一律不与阳平声相配合。
在汉语普通话中某个音不与某个音相配,有两种原因:①语音本身所制约,某个音与某个音连在一起,发音不方便,例如zh、ch、sh、r不和i、ū拼,j、q、x不和ɑ、o、u拼,就是这个道理。②历史所造成的,例如d、t、n、l不和 in、ūn拼。某声调不与某个音配合也是历史造成的。
词汇的特点 汉语的词汇,最大的特点是单音成义,就是每一个音节代表一个意义。汉语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因此可以说,每一个字代表一个意义。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有一种词是由联绵字构成的,或者是由叠字构成的,就必须用两个音节合成一个意义,拆开即失掉原来的意义。联绵字,就是两个字联结成一体的意思,如“踌躇”、“从容”,把“踌”和“躇”拆开即不成话,把“从”和 “容”拆开后也同 “从容”的意义不相干。叠字,如“鸡声喔喔”里的“喔喔”,“流水潺潺”里的“潺潺”,如果拆开了,“喔”、“潺”也不成话。但是联绵字和叠字在汉语词汇中毕竟是少数,从一般情况来看,汉语词汇仍是单音成义的。
现代汉语有许多双音词,如“电话”、“电灯”、“风车”、“水库”等;也有一些三音词,如“自来水”、“图书馆”等;还有四音词,如“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等。这些称为“合成词”。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词素”,它是一个词的构成部分,词素本身也是有意义的。例如,在“电话”一词中,“电”和“话”都有意义。当然,简单地把“电”的意义和“话”的意义加起来,并不能构成“电话”的意义,但是不能以为“电”和“话”和“电话”无关。“自来水”不能解释为“自动到来的水”,但是,当初造词的人确实想到这种水是自动到来的,而不是从井里打出来的,现在当人们说这个词的时候,还明确地意识到这个词里面包含着“自动”的“自”,“到来”的“来”,“水火”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