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孔子年谱3-孔子传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美女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拼音 论语注解 论语别裁 论语分类 论语搞笑 于丹论语心得

孔子传

  三十岁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即从此开始,他已奠定了治学、作人、为政等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根据《史记》记载,这年前后,他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颜回的父亲)、曾点(曾参的父亲)、子路等人。 
  郑国子产卒,仲尼闻之,为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他认为子产有君子之德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齐景公与晏婴来鲁。景公问孔子,秦穆公何以能称霸,孔子回答说他善于用人(《史记·孔子世家》)。 
  三十一岁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在鲁。 
  三十二岁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在鲁。 
  四月,周景王卒,其子猛立,即周悼王。王子朝 
  联络旧官、百工与灵、景之族造反,杀悼王而自立。晋人攻之,立景王另一子匄(gái),是为周敬王。 
  三十三岁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十四岁 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孟僖于卒,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不久,孔子得到鲁昭公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都洛阳,观周朝文物制度,拜见了老聃与苌弘,学礼,学乐,收获极大,说:“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此时南宫敬叔仅十二岁,似不可能随同孔子适周。适周之事,时间上可能后些。) 
  三十五岁 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昭公帅师攻伐季孙氏,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适齐,路经泰山,遇一妇人哭诉亲人被虎咬死仍不愿离开此地时,不由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慨叹(见《礼记·枟弓下》)。到齐国后为高昭子家臣,借以进见齐景公。 
  三十六岁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能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齐景公欲以尼谿之田封孔子,但因晏婴阻挠,没有成功(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齐,与齐太师语乐,听到《韶》乐(相传是舜时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兴奋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这一年鲁昭公自齐居郓(郓原为鲁地,此时齐为昭公攻取)。 

 三十七岁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在齐,齐大夫扬言欲害孔子,齐景公也对孔子说: 
  “吾老矣,弗能用也。”于是孔子自齐返鲁(见《史记》·孔子世家)。据说返鲁时迫于形势险恶,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未及做饭即提起来一面走路一面滤干。(《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嬴、博(临近鲁境之齐地)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见《礼记·枟弓下》)。 
  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三十八岁 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鲁昭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晋魏舒(魏献子)执政,灭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选派贤能之士(包括其子在内)为县宰。孔子十分赞赏,说魏子之举“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鲁昭公至晋,居乾侯(晋邑)。 
  三十九岁 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冬季,晋铸刑鼎,赵鞅、荀寅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铸在铁鼎上。孔子认为,这样做就会“贵贱无序”,破坏等级制度,不由得发出了“晋其亡乎!失其度矣”的感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四十岁 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鲁昭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所谓“不惑”盖指“而立”时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已坚定不移。 
  四十一岁 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四十二岁 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孔子在鲁。 
  冬,鲁昭公卒于乾侯。季孙意如立昭公弟公子宋,是为鲁定公。 
  四十三岁 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鲁定公元年,孔子在鲁。 
  夏,昭公灵柩自乾侯归葬鲁,定公即位。 
  四十四岁 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鲁定公二年,孔子在鲁。 
  四十五岁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鲁定公三年,孔子在鲁。 
  邾庄公卒,邾隐公即位,将冠,使人问冠礼于孔子。 
  四十六岁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鲁定公四年,孔子在鲁。 
  孔子率孔鲤与部分弟子观鲁桓公庙宥坐之欹器,对孔鲤与弟子们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破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孔子传下一页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