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论语

第一部分 
八佾第三(1) 
作者 : 王文特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说季氏,“在家庙庭院里演八佾之舞,这种事可以忍受,什么事还不能忍受?”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越礼之事,孔子深恶而痛绝。

  《资治通鉴》开卷讲“三家分晋”,战国纷乱,就是从僭礼发端。

  3.2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祭祀祖先完毕时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诗你们三家的庙堂上怎么用得上呢?”

  《雍》是天子之诗,三家无知妄作,是僭窃之臣。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仁,怎么能用礼呢?一个人如果不仁,怎么能用乐呢?”

  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是用不了礼乐的。这一章是上接前两章,有为而发。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

  孔子说:“这个问题很大啊!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与其事事做得很完备,不如心里很悲哀。”

  易,是治的意思。孟子有“易其田畴”,在丧礼而言,就是礼节仪式办理周到而没有哀痛之实。戚,则是一心哀痛而表面仪式不足。礼贵得宜适中,奢,易就过于文了,俭,戚就过于质了,两者都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做人处世当先质后文,所以说质是礼之本,实是礼之本。

  易,还有人解作和易、改变、简单,都不如解作治理好。

  还有一说,认为戚同蹙,丧礼,与其和易,不如蹙迫。这样解释也很不错。

  《隋书·高祖纪下》:丧与其易也,宁在其戚,则礼之本也。礼有其余,未若其哀,则情之实也。

  这里的易是有余。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尊奉君命,有上下之分,无君而有君。

  诸夏蔑弃君命,无上下之分,有君而无君。

  孔子这句话大概是伤时之叹,也有可能是内中国外夷狄。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祭泰山,是天子诸候之礼,季氏以陪臣而祭泰山,是不符合礼的。冉有是孔子的弟子,当时在季氏那里作官,孔子问冉有:“你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就说:“啊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非礼之祭的。

  《论语征》有这样一种观点:孔子引林放,则是讥奢不讥僭,大抵是季氏为鲁侯祭山,过于奢侈了。这也可备一说。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