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七、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伟大人格 孔子想当官,并且还追求富贵。事实也确是如此,他周游列国十几年,的确是想弄个官当当,而且他还培养、鼓励他的学生当官。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富有如果可以求得,下贱的工作我也愿干。如果求不到,我还是去干我爱干的事吧。这些成了不喜欢孔子的人攻击其人格的口实。 想当官就是人格低下吗?希望富有就是品格不高吗?显然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孔子所说的求富贵,相信只要看看《论语》中孔子的相关谈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分析一下孔子想当官而又周游列国十几年都没当到官的原因,可以从中看到孔子的人格。 其实,孔子很早就能号准统治者的心脉,我们来看看[颜渊篇]中的一章。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君主要像君主,臣属要象臣属,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假如君主不像君主,臣属不像臣属,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可以看出,齐景公对孔子的回答很满意,而且还上升到了他能不能吃到饭的高度。 这一年,孔子才三十六岁,通过齐景公的赞赏,应该很轻易地就能悟出君主们最关心的是确立和巩固统治秩序,最担心的是地位受到威胁。以后他只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深入钻研,不论到哪国游说,何愁弄不到个一官半职。 但后来的情况却与这种逻辑结论大相径庭。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十几年间周游列国,经常搞得是灰头土脸,其间几次差点送命,几次被隐者讥刺,被一个看门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被人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孔子悟性不够吗?非也!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段非常悲壮的陈述,他说:“德行好的人谋求做官,是一种‘义’举,(如果好人都不做官,留给坏人去做,社会岂不完蛋了。)我们的主张不能推行,是早就知道了的!”从这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孔子不是一个为求富贵而想当官的投机家,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要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的政治家。 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孔子,他既是现实主义者,更是理想主义者。作为现实主义者的孔子,他知道社会动荡的危险性,稳固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孝道”的主张。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孔子,是把统治者作为最需要进行道德教育的对象的,因为统治者才具有为所欲为、欺压、愚弄别人的条件,所以他们是最需要“克己”的。一般百姓不“克己”,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统治者有监禁、杀头等多种手段来对付。而统治者不“克己”,老百姓是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的,只有到最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时,那就是天下大乱、玉石俱焚了。因此,他的主要目标是劝导国君推行“克己”的仁政,达到社会的相对公平。只把稳固社会秩序看做一种达到仁政的手段。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平”和“稳”的关系认识是很深刻的。要在稳的条件下追求平,而只有封建统治者通过“克己”达到了平(施行仁政),在平之上的稳,才是真正的稳。 而仁政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就是要统治者自己要“克己”,具体表现至少是要“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就是说,给予要尽量多,办事要尽量公正,搜刮要尽量少。拿这样的政治理想去给封建统治者讲,不等于是与虎谋皮吗? 世界上并非只有投机家才是聪明人。孔子也早就知道这样讲是行不通的,是没有哪个君主愿意接受的。但是,他认为只有按他所说去做,社会才能迈向理想社会。因此,明知这样讲不会被接受,他也要这样讲;被嘲笑讥刺,他仍然要这样讲;有生命危险,他还是要这样讲。当不当得到官无所谓,能不能富贵也无所谓。有这种伟大信念并坚定不移的人,除了说他精神有毛病外,不称他为圣人又称他什么呢?! 在这里想顺便说一句,现在的孔子标准像,没能表现出孔子这方面的气质。画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孔子极其厌恶(德之贼也)的、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乡愿)形象。 那么自称孔子徒子徒孙的儒家为什么又能在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倍受封建统治者亲睐,几乎可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呢。下面我们再来讨论儒学长盛不衰的原因。 |
论语大义下一页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