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论语大义上一页 论语大义 论语



这就说明,孔子虽然强调“德”,强调“克己”,强调要做君子,

也认识到了对“天道”、“命”、“天命”的信念是一般人主动选择“克己”,选择“德”,选择做君子的最根本基础,但对“天道”、“命”、“天命”却没有直接而深入的阐释,比之宗教系统化地向人们阐明的善恶终必有报的道理(比如基督教所说的“末世审判”,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是有所欠缺的。其后果是人们学习了孔子的学说后,仍然难以强化“天道”、“天命”的信念,即使有一点来源于良知的信念也抵挡不住通过对世象的观察后提出的质疑。而如果这种信念基础薄弱,在“一边是为恶即可得到巨大的现实利益,一边是‘克己’为善而得不到现实利益”时,鼓励人们选择后者,就只能是一种苍白无力的说教。



虽然孔子没有直接而深入地阐释“天道”、“命”、“天命”,但《论语》中孔子的两段话里所反映出来的见地,还是颇有价值的。

一段在[述而第七]中。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成白话是:孔子生了重病,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上写道:‘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孔子认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正道,是天地神灵所赞许的,因此他说“丘之祷久矣。”这反映出孔子认为,向天地神灵祈祷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人的行为只要在正道上,那就等于时刻都在向天地神灵祈祷。

另一段在[八佾篇第三]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成白话是:王孙贾问孔子,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这样说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就没有地方可祈祷了。

这反映出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所做恶事恶到了得罪上天的程度,神灵是不会接受他的祈祷的,他就终究逃不脱惩罚。

其实这两段话中就隐约包含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只是说得太过隐晦。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见解,比起现在一些人以为拿着赃款赃物去烧香拜佛就能得到保佑,是不是又高明了许多呢?



[注一] 司马迁的《伯夷列传》可见于中学语文课本,很普及,故不译。司马迁不单是个文学家,也不单是一个史学家,更可称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质疑,其实是以这种形式发泄心中对现实世界的不平,并非表示对“天道”信念的根本否定。他在《外戚世家序》中有一段话:“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就表达了与其质疑不同的意思。结合这两者,我们才能全面理解司马迁的思想。首先,司马迁认为仁义之士是应该有好结果的,邪恶之徒是应该受到惩处的。就是说司马迁具有“正义”的理念。第二,司马迁列举大量事实,对事实没有给人以“正义必得伸张的信心”表示了不平。他认识到了“正义必得伸张的信心”对实现正义的重要性。(据说美国好莱坞影片有一个原则,故事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正义战胜邪恶。也是体现必须给人以“正义必得伸张的信心”。)第三,司马迁认为关于“天道”、“天命”,不是单纯通过对有形世界(“明”)的认识就能把握的,还要通过对不能见到的“幽”及“幽明之变”才能把握。所以,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只是在“明”的层面上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进行质疑,是不足以否定这一信念的。

“正义必得伸张”的信心和“上天总是站在正义一边,邪恶必定受到上天惩罚”的信念对一个社会实现正义极其重要。司马迁的这篇文章的深刻意义对中学生来说应该还比较难把握,因此,这篇文章选入中学课本不是很妥当。

论语大义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