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为人即为政(2)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輗是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軏是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孔子说:“人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好比马无足、车无轮,怎么走呢?”

  白话解释“马无足、车无轮”是我自作聪明的办法,因为现代人根本没见过过去的车子,翻成白话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下,读起来更顺畅。

  这章与上一章是配合起来的,都是强调“为人就是为政”的观点。《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政治家,百姓只知道有他这个君主存在;其次一等的,他能让人们亲近并赞颂他;再次的,他能令人怕他;最次的,百姓常常羞辱他,拿他开涮。我们若以此考量各国的政治领袖,就会有学习心得了。

  人民的拥戴是政治家的最大资本,这种拥戴来自哪里?诚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主的诚信不足,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这与普通人相互交往的道理是一样的。李世民等君臣创造了“贞观之治”,靠的就是诚信的品质。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下台,是因为他在水门事件中撒了谎。政府越是开诚布公,就越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赖。当然,诚信、爱人是对民众和君子而言的,权术也要有,是对付心术不正的小人、墨吏的,它起辅助作用,还是《易经》阴阳相生相长的道理。

  另外一点,孔子说“孝弟”即是为政,政即是德,其实也在弱化政治的权欲特征,让社会少些野心家。孔子是在告诉大家一个真相,政治说到底要靠“德”,无德而从政,“不知其可也”。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在此基础上有所删加,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制,在此基础上有所扬弃,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或有继承周朝礼制和社会文化的,就算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能够预先知道的。”

  世,古人将30年称为一世,50年为一辈。也有把“世”解释为朝代的。

  本章讲礼的变迁,却放在为政里作为全篇的结论。一是因为“为政以德”的核心是“礼”。二是“为政”的基本原则虽千秋而不变。商朝沿袭夏制,礼的具体内容有些变化,周朝又有些变化,但礼的精神是一样的,都崇尚“德”治。政治的变迁也是一样,不管是总统选举制、君主立宪制、还是集权制,它内在执政的规律都是“为政以德”,没有德,什么政治体制都行不通,抓住了“德”的中心,体制上的改革与变迁都不过是应时而需,就能预先知道了。

  从政者一笔抹杀前人的功绩和经验是个大忌,既狂妄又无智慧,完全忽略了历史在延承上的内在因果关系。“其或继周者”讲的是继承周朝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不是要我们完全沿袭古制。我们不能随便在孔子的话里加几个字,然后叫嚣着打倒孔子。“所损益”就是指有所创新和发展,不能一成不变。

下一页 隐藏的论语 论语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