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5)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6)

齐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鲁国发生内乱(即所谓“庆父专权”),后来被新君鲁僖公平定。鲁僖公为了巩固君位,与齐国会盟于落姑。

齐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害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仍晃个不停。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国国君很生气,干脆把蔡姬又嫁给别人。齐桓公受到羞辱,大怒,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部队共同伐蔡,灭蔡之后,正逢楚国出兵攻打郑国,齐桓公就汤下面,立即率领“八国联军”伐楚。原来,楚国向来被中原诸国认作“南蛮”,但楚人奋发图强,至齐桓公时,已经兼并了无数南方小国,成为方圆五千里的大国,而且常常对中原诸国表示不友善,还敢公然向周王室叫板。齐桓公这次伐楚的借口有两个:一,楚国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缩酒之物;二,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淹死在汉水),是何原因(意思是楚人谋害了昭王)?面对八国联军,楚人软硬兼施:承认不进贡之过,并表示要及时纠正;但对谋害昭王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楚国回答得很艺术,他们说:“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问汉水去吧。”齐国一看,楚国已经做好“焦土抗战”的准备,便选择了见好就收。于是,双方会谈盟誓,这就是著名的“召陵之盟”。搞定楚这个大国后,齐国是完完全全地称霸天下了!周天子获得楚国进贡的利益和被尊重的脸面,自然对齐国十分感激,估计周天子内心里也恨不得喊他大哥了。

再说说“一匡天下”。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地位不稳固,王室内部形势相当微妙,宫廷政变一触即发。这时,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姬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感念齐桓公之德,命宰孔前往齐国,赐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于是乎,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大会于蔡丘(今河南兰考),举行盛大的受赐典礼。在典礼上,宰孔受周襄王之命,说齐桓公因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赐。齐桓公想听从王命,管仲从旁进言道:“周王虽然谦让,臣子却不可不敬。”齐桓公于是答道:“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怎敢贪王命,废臣职啊?”说罢,疾走下阶,再拜稽首,然后登堂受胙。众诸侯见此,皆叹服齐君之有礼。齐桓公又向各国诸侯重申盟好,修订新盟,这就是有名的“蔡丘之盟”,至此,齐国霸业达到顶峰。

四年后,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勾结戎人进攻京城,王室内乱,危机再起,管仲受命前往平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周襄王为了表示尊重之意,准备待之以“上卿之礼”,但管仲坚拒,最后改为低一级的“下卿礼仪”。至此,管仲的个人事业也达到顶峰。

人治是最靠不住的

时光是无情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会老,没有人不会死。

有人说:离开谁,这地球都会转。是的,老子说过,天地无情,不因尧存、不因桀亡。但历史业绩呢?地球会转,不代表每个国家、每项事业还会转。比如,管仲和齐桓公离开了齐国,齐国还能如此辉煌吗?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并询问谁可以继任相位。此时的管仲,竟然对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一点底也没有,他居然把皮球踢回给了齐桓公,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只得说:“那就让鲍叔牙干吧。”管仲摇摇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做百官之头的。”齐桓公只得说:“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义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当疏远这种人,怎么能让他为相呢?”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7)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