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7)
齐桓公认为管仲讲得有一定道理,就决定不用此三人。可是,用谁呢?无奈之下,管仲推荐了隰朋,理由是:他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
为什么说管仲推荐隰朋为相是无奈之举呢?我们只要看一看隰朋何许人也,就全明白了。隰朋是齐国外交大臣,有“桓管五杰”之一的美誉,曾经与鲍叔牙共同担任过姜小白的师傅。我们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隰朋虽有卓越的外交才干,可未必具备主持政府全面工作的“相才”;其二,隰朋的年纪,不敢说比管仲大,至少也不会小多少。如此年老之人,怎么能叫接班人呢?过渡人物而已。那么,过渡之后怎么办呢?管仲没有提出任何办法。管仲当政四十一年,竟然没有为自己培养接班人,这算管仲最大的失误。
不久,管仲病逝,隰朋继位。仅仅过了八个月,隰朋也就追随管仲去了。这一回,齐桓公无人可问,就重用了身边三位亲信人物,即前面说的易牙、开方、竖刁。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们为了拥立公子无亏,竟然堵塞宫门,并在王宫外筑起高墙,不许任何人进出,以便假传君命,最后迫使太子昭出逃到宋国。据说,有个宫女乘人不备,从下水道潜入宫中,见到已经饿得发昏的齐桓公。当她把易牙们作乱的情况告诉齐桓公后,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啊!”说罢,以袖掩面,活活饿死。
齐桓公死了两个多月,直到尸体腐烂生蛆,蛆虫爬出门窗外,才被人发现。由此,齐国五公子发生夺位内战,直到第二年三月份,宋襄公纠集一些诸侯国,组成“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齐国,齐人才杀死公子无亏,平定内乱,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经过这场内乱,齐国元气大伤,霸业也迅速衰落,不久,霸主地位被新崛起的晋国所取代。
齐国的衰落,似乎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规律:人息政亡。可是,只要我们稍加反思,就会明白,“人在政兴、人息政亡”只是人治的规律,而不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传统历史一直是人治的历史,所以,一遇明君贤相,就“政兴”;明君贤相一死,就政衰;遇上“昏君奸相”,就“政亡”!
但,人总是要死的,更何况,人的一生还会变化,有的明君,也不是一辈子都明,他老年往往会昏聩的;贤相也是如此。
所以,人治,是最靠不住的!
《管子?小称》上说:“天下者,无常乱,无常治。不善人在则乱,善人在则治。”由此可见,那时的政治家已经非常明白人治的关键因素在人,那么,如何能使“善人在”呢?管子为什么不为此而设计一种制度呢?
为此,我们如果要历史地评价管仲,则管仲最大的错误、“桓管政治”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培养、选任好首相;更进一步探究,我们还可以遗憾地宣称,他们没有建立一套关于相位、相权乃至君位、君权方面的政治制度,比如,立宪制、首相选举制。
有这样的可能吗?我们认为,当时的条件是有可能的。从理论上讲,桓、管都推崇法治,他们可以为相权、君权立法,也可以制定出首相选举制度;从实践上看,齐桓公对管仲言听计从,管仲的权力已经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内阁首相了。废君主绝对不可能,君主立宪制则完全有可能。
管仲这个漏洞,在后来国家主义盛行之后,竟然变得越来越大。后来的法家人物,如商鞅、吴起、李悝、申不害,不仅都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突破,相反,倒是更加把权力向君主集中,使国家与君主完全等同起来。国家变成君主的工具,法律自然也完全变成君主的工具。
这就是法家与管仲的区别:管仲是真正的国家主义者,法家则是君主主义者——不管是商鞅的实践,还是韩非子的理论,都是如此。
悲哉,管子!
悲哉,中国!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