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论语

雍也篇第六(4)

连载: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作者:谭景伟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 点题 ]有心无力可以谅解,有力无心不可饶恕。

  [ 心得 ]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是离不开两个因素的: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主观是动因,如果没有这一点,即便外在条件俱足,事情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你不想做,不去行动,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而如果有这个心,主观上想做一件事情,即便是条件不具足,还存在自己创造条件把这件事做下去甚至做成的希望。

  做学生的时候,每到考试前,老师总要反复叮嘱我们,题一定要答,能答多少答多少,不能空着,不要怕错,做对一步就能得一步的分。比如农民种地,多种一亩地就多一亩地的收获。再比如爬山,体力虽然差,但只要爬总是能爬上一段路的,总不至于停在原地。力不足至少付出一分努力,就会得一分回报,哪怕是走到半路没有力量走下去了,也是值得称道和尊敬的。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以,对于半途而废者,不要不论原因,就认为他失败了,嗤之以鼻。而应该区别对待,看是能力有限做不下去了,还是思想上放弃了。如果主观上竭尽全力做了,我们是该鼓励的,不要鄙视他,不要以成败来论英雄。相反,如果是思想消极,不图进取,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点题 ]不做夸夸其谈的口头上的儒,要做实实在在的行动上的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 点题 ]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人是社会永远需要的。

  [ 心得 ]行不由径,是指行为方式与常人不同,颇有独辟蹊径之意。从《史记》中可以看出,澹台灭明处世行为与常人的确有很大区别的:

  “澹台灭明……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既已受业,却又退而修行,实在是有些奇怪,不合常理。人与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有些人是循常理思考问题,循规蹈矩做事,有些人则恰恰相反,是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看似不可思议,实际并不违背中庸原理,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澹台灭明做到了这一点,成就也非常大。

  从“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这句话也可看出,澹台灭明也是非常有个性和原则性的人,光明磊落,正道直行。

  我1998年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光明磊落公私分明又不为我们熟知的典型,他就是东汉时的杨震,在今天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时震年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这段话非常精彩,也非常令人动容。汉末乱世,杨氏也丝毫没有趁乱为己谋私之意,不受贿赂,不开产业,不纵子孙,风格之高足以贯千古。儒学思想打造了这些社会精英,这些人也给儒学增添了光彩,给历史增添了光彩。一个社会是永远需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人的。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点题 ]自谦无功是保身要法。

  [ 心得 ]无论从做人,还是说话艺术上看,孟之反都绝对是一流的高手,有功也不夸功,不争功,把自己殿后的功劳说成是马不快走,可见其聪明。设身处地去想,国家一败涂地,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人人丧气,心灰意乱,这个时候争功,岂不是自讨苦吃?倒不如轻轻松松地幽上一默,把功劳推到马身上,既不让别人忌妒自己,又不让自己的作用降低分毫,岂不两全其美?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