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论语

述而篇第七(3)

连载: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作者:谭景伟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孔子心里期望的也应是大众所期望的,大众都是希望富而贵,而不是贫而贱的,孔子也不例外。否则,圣人就一定是人见人怨的孤家寡人,孔子便真是迂腐的了。

  但富贵不是想求就能求得的,即便是能求得富贵,方法也一定要正确。所以,他才说,如果富贵能够通过正当途径去求得,他一定带头去追求,哪怕是从为人执鞭驾车最低级的事做起,也愿意去做,一步一步走,吃多大的苦都无怨言。如果求不到的话,那就去做自己喜好的事,让自己的人生充实快乐。对于不正当的富且贵,就是得来如拾草芥也不取,宁肯守着贫贱。孔子在世时的贫贱,也正是他守着这个原则的结果。

  今天的人很少有这样想的。在有些人看来,能富且贵,即便是放弃做人的原则,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社会思想是很危险的。

  子之所慎:斋、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点题 ]学人之乐莫过于此。

  [ 心得 ]我认为“三月不知肉味”可以解释成两层含义:

  第一是从孔子的学习刻苦程度上讲的。当时的历史情况是这样的:鲁国发生内乱,鲁国国君流亡到齐国。随后,孔子也到了齐国,做了齐国一个大臣的家臣,想通过此渠道拜见齐国国君,借此帮鲁国勘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由此可见,齐人是对孔子这种刻苦学习精神表示深深敬佩的。这也是这句话的原意。

  第二是从音乐对人的心灵震撼角度讲的,是从功能角度给予的引申。文化、文艺是不分家的,一体的。中国传统文人是和琴棋书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四件东西可以说是中国人陶冶性情和内在修养的四件宝贝,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琴排在第一位,可见音乐的影响力是非常了得的。

  这大概也称得上是中国特色吧。西晋时的嵇康,文章出色,音乐才能也非常出色,他创作的曲子《广陵散》,意境高远,被后世称为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国时的周瑜也是一个对音乐很有造诣的人,宫廷乐曲有一点阙漏,他都必定亲自修订,当时民谣称“曲有误,周郎顾。”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上也往往是优秀的。

  “三月不知肉味”,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音乐竟有这么大的魅力!《礼记·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由此可见,没有文化修养的人是体味不到音乐的魅力的,也自然是不懂得什么是高品位的音乐的。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 点题 ]于仁之外,孔子不做他求。若做他求,早已富贵。

  [ 心得 ]我们看子贡说话,最重要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说话的技巧,同样的一句话,他是怎样来说的。卫灵公死后,为争国君之位,太子和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这里的卫君是灵公的孙子。有一天,冉有不知从哪儿得到的这个消息对子贡说:老师要帮助卫君。子贡听后,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他进到屋里后,没有直接问,而是从伯夷、叔齐这两个人谈起,问老师怎么看这两个人的。

  伯夷、叔齐是孔子非常推崇的两个人,推贤让位,跑到深山里隐居,不做国君,后来不食周粟而死。子贡很巧妙地用这两个人,试探老师的心态,因为他知道老师推崇这两个人。如果老师回答是肯定的,证明老师不会帮助卫君,真要是想帮助卫君,这两个人也可以给老师提个醒,婉转又不失礼仪。这就是子贡说话的高明之处。子贡的说话艺术,在今天对我们说话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