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童讲论语》第十一章(2)
(三)
以上诸多解说,看上去都还讲得通,那么到底孰是孰非,或者说那种解说更符合孔子的本意呢?通观本章内容,其句义最终落脚在“可谓孝矣”。也就是说,孔子强调的是“孝”。既然如此,“观其志”与“观其行”也就是在论“孝”,而并不是教人如何去观察别人。因此,“其”字自然指的就是父亲,也就是儿子要观察父亲的志行。
另外,“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句,应当从中间断开,本章句读变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健在时,儿子观察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指引;父亲去世后,儿子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指引,并且能够作到在居丧的三年之内,无所更改。那么,儿子在对父亲的事奉上,可以称得上“孝”了。
再有,就是对“道”字的理解。“道”这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就算一个普通人,他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也不能称之为“道”。所以,孔子说此话的对象,决不是普通人,而是对为君者讲说的为君之孝。也就是说,父王健在时,自己应当观察其意志,来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引;父王去世后,自己继承了父王的事业,要追忆先王生前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引。为了彰显孝道并稳定新的政治局面,在居丧的三年之内,对于先王的为政之道,恪守遵循,不要作大的变动。三年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及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改革,推行新政。
大义:
孔子说:“父亲健在时,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的志向,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父亲去世后,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在居丧的三年内,如果儿子对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能够恪守遵循、不作更改,那么儿子就已经具备‘孝’的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