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七、论语关于义利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①,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③。”
注释:①贫而乐:有的本子乐下有道字。作贫而乐道。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
《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不加工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靡,有精益求精的意思。③告诸往而知来者:诸,这里同之。往,过去的事,这里指已经告诉他的话。来,未来的事,这里指还没有说出的话。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4·9 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①士:古时称士农工商为四民,“凡习学文武者为士”,士是四民中读书习武的人,其地位在庶民之上。
4·12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②。”
注释:①放:有两种解释。一,放纵;二,依据。②多怨:一般解释为多被别人所怨恨。《论语新解》解释为自己心上多生怨恨。
4·16 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①喻:懂得。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注释:①箪:音dān单。古代盛饭的竹器。②巷:古时巷有两个含义:里中之道叫巷,人的住处也叫巷。这里的陋巷就是陋室的意思。③回也不敢其乐:颜回所乐的是什么?有的说是乐道;有的说是乐于学,不改好学之乐。
7·12 子曰:“富而可求①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①富而可求:可求是指合于道,可以去求。可与45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联系起来理解。②执鞭之士:古代天子和诸侯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是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7·16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而枕之②,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①饭疏食:饭,作动词,吃的意思。疏食,粗粮。②曲肱而枕之:枕着胳膊睡觉。肱,音gōng宫,胳膊。枕,作动词用。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这一章有两种解释:一,与,赞许义。孔子很少谈利而赞成命、赞成仁;二,孔子罕言利、命、仁三者,因为谈利会害义,而命与仁则难以理解和达到。《论语集注》引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但从《论语》看,孔子讲仁是最多的,讲命的也不少,说他罕言仁和命,与《论语》的实际情况不符。
14·2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①怀居:指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居,家居。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4·12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⑤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①成人:人格完备的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有两种解释:一,旧约,过去的诺言;二,长久处于穷困中。要通约,穷困。⑤平生:平日的意。
14·13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③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②公明贾:姓公明,名贾,卫国人。③以:这里是“
此”的意思。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①馁:音něi,饥饿。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论语关于时世[2]论语关于为政[3]论语关于仁[4]论语关于礼乐[5]论语关于孝[6]论语关于忠恕、信、勇、直[7]论语关于义利[8]论语关于中庸、和[9]论语关于君子 [10]论语关于士、成人[11]论语关于修养[12]论语关于志[13]论语关于教育、教学[14]论语关于天命、鬼神[15]论语孔子自述[16]论语孔子论人[17]论语时人、弟子论孔子
感谢您访问本站。